解决方案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解决方案与案例

装配式建筑市场分析商业计划书-中金产业研究网

  2015年我国装配式建筑面积约44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规模约858亿元,相关配套产业(如清洁能源、一体化装饰、等)产值规模约429亿元,2015年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总产值约1287亿元。

  整体来看,我国装配式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全国新建筑中比例不足5%。国务院《关于逐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我国要力争用10年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

  目前全球装配式建筑主要市场集中在欧美地区,亚洲地区主要有日本、新加坡等国,2015年美国装配式建筑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4.6%,欧洲占32.1%,亚洲占24.2%。

  日本的标准包括建筑标准法、建筑标准法实施令、国土交通省告示及通令、协会(学会)标准、企业标准等,涵盖了设计、施工等内容,其中由日本建筑学会AIJ制定的装配式结构有关技术标准和指南。

  1963年成立日本预制建筑协会在推进日本预制技术的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该协会先后建立PC工法焊接技术资格认证制度、预制装配住宅装潢设计师资格认证制度、PC构件质量认证制度、PC结构审查制度等,编写了《预制建筑技术集成》丛书。

  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期间开始实施配件化施工和机械化生产。美国城市发展部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的行业标准规范,一直沿用至今,并与后来的美国建筑体系逐步融合。美国城市住宅结构基本上以工厂化、混凝土装配式和钢结构装配式为主,降低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工厂通用性,增加了施工的可操作性。

  总部位于美国的预制与预应力混凝土协会PCI编制的《PCI设计手册》,其中就包括了装配式结构相关的部分。除了PCI手册外,PCI还编制了一系列的技术文件,包括设计方法、实施工程技术和实施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

  法国1891年就已实施了装配式混凝土的构建,迄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法国建筑工业化以混凝土体系为主,钢、木结构体系为辅,多采用框架或板柱体系,并逐步向大跨度发展。近年来,法国建筑工业化呈现的特点是:

  (3)主要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装配率达到80%,脚手架用量减少50%,节能可达到70%。

  德国的装配式住宅主要采取叠合板、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板、梁、柱、楼板、内隔墙板、外挂板、阳台板等构件采取构件装配式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较好。

  众所周知,德国是世界上建筑能耗降低幅度发展最快的国家,直至近几年提出零能耗的被动式建筑。从大幅度的节能到被动式建筑,德国都采取了装配式的住宅来实施,这就需要装配式住宅与节能标准相互之间充分融合。

  瑞典和丹麦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已有大量企业开发了混凝土、板墙装配的部件。目前,新建住宅之中通用部件占到了80%,既满足多样性的需求,又达到了50%以上的节能率,这种新建建筑比传统建筑的能耗有大幅度的下降。

  丹麦是一个将模数法制化应用在装配式住宅的国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模数协调标准即以丹麦的标准为蓝本编制。故丹麦推行建筑工程化的途径其实就是以产品目录设计为标准的体系,使部件达到标准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化的需求,所以丹麦建筑实现了多元化与标准化的和谐统一。

  2011年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为28.8亿元,到2016年达到3363亿元,行业上涨的速度极快。

  2011年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市场规模为28.8亿元,到2016年达到3363亿元,行业上涨的速度极快。

  “十二五”期间,全国有10余个省级政府成立了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专职管理机构,有30多个省级或市级政府出台了指导意见和配套行政措施,在土地出让、财政补贴、税收金融扶持、成品住宅和工程试点等方面做了政策探索。各地以试点城市为带动,近年来已完工和新开工的装配式建筑呈现迅速增加态势。

  “十二五”期间,全国有13个建筑(住宅)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城市(包括两个产业化园区),培育了57家装配式建筑基地企业。试点城市和基地企业完成的装配式建筑面积占全国总量的85%以上,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和项目支持,培育了市场,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和集聚,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相关财务指标(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二、固定资产投资(土地费用、土建工程、设备、预备费、工程建设另外的费用、建设期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