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解决方案与案例

高层建筑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施工技术

  ③预制构件外观品质、尺寸偏差的处理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相应规定执行。缺棱掉角规定不大于20mm,且不能透底。

  ④预制构件应在明显部位标明生产单位、构件型号、生产日期和质量验收标志。构件上预埋件、插筋和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薄板搁置在预制梁上,搁置点应座浆处理;薄板搁置在现浇梁(叠合层与同时浇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漏浆。

  薄板水电预留洞,可在工厂生产时留设,亦可在现场安装时后开,但宜用机械开孔,且不宜切断预应力主筋。

  对叠合板的安装质量加强控制,主要控制底板的水平度、平整度。叠合板吊装时安排专人进行指挥,当叠合板到达楼面高度时,应按图纸要求调整好板的方向,并按支撑结构上的标志中心线,将板底的一端轻轻放入梁内,然后将高的一端落低后放入梁内,此时应做好板锚固筋与梁钢筋节点的处理。

  薄板在装卸、搬运、叠堆时应小心轻放,严禁撞击。吊装薄板不得采用兜底多块吊运。应按预留吊环位置,采用单块吊的方式。

  薄板上甩出钢筋(锚固筋)在堆放、运输、吊装过程中要妥为保护,不得反复弯曲和折断。在叠合板楼盖的施工过程,不允许将钢筋、钢管、扣件以及施工机具集中放置在叠合板上,如有需要临时放置,应垫放模板或木楞进行保护后,分散放置,且钢筋、钢管等重物堆放必须是叠合板的下部设有牢固临时支撑的部位。

  板搁置位置在板的吊钩外侧,紧靠吊钩,搁置木枋应上下对齐,堆放层数视地基情况验收确定,最高不宜超过12层。

  梁搁置位置在吊钩外侧,搁置木枋应上下对齐,堆放层数视地基情况验收确定,最高不得超过3层,垫木位于箍筋加密区外侧,上下垫木垂直。

  搭设临时支撑系统—平支撑横肋—梁安装、就位、调平—预应力板安装—支撑调整、安装板拼缝处钢筋网片—水电预埋—绑扎负弯矩钢筋—浇筑节点混凝土—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养护—拆除临时支撑—填补拼缝。

  预应力叠合板搁置处的梁上层钢筋的绑扎是叠合板安装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梁侧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5㎜,采用预制水泥块进行控制,梁钢筋绑扎作为本工程一关键工序,施工前在图纸上标明:钢筋需全部绑扎的梁,需部分绑扎的梁,以便吊装时,预应力板胡子筋顺利插入,避免二次吊装。

  叠合板锚筋应插入架立筋下方,锚固筋长度为15CM,当无法直接时,可用撬棍橇起架立筋。确保叠合板搁置于梁侧板上,深入梁内距离为15㎜,叠合板吊装后先搁置一端的侧梁架立筋及箍筋正常绑扎,内侧架立筋临时绑扎于外侧架立筋下方,箍筋临时固定。

  ①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必须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检验收取规范GB50204-2002中规定的要求。

  ②浇筑叠合层混凝土前,预制薄板表面必须清扫干净,并浇水充分湿润,但不能积水,这是保证叠合层成为整体的关键。

  ③浇筑叠合层混凝土时,应格外的注意用平板振动器振捣密实,以保证与薄板结合成一整体。同时要求布料均匀,布料的堆积高度严格按现浇层厚度加施工荷载1000N/m2规定控制;浇筑后,采用覆盖浇水养护,混凝土成型12小时后开始做养护,养护时间不可以少于7个昼夜。

  ⑤叠合板受力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钢筋根数按图纸做设置,遇洞口或上部有墙体部位进行加强。

  堆放构件时应平整坚实,并且有排水措施,使构件与地面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构件底层的搁置木枋应通长设置,最底层木枋不小于100*100通长木枋,其余各搁置20~30cm长。

  依据设计图纸、规范叠合板图集以及洽商的要求,绘制叠合板安装布置图。确定平面位置、型号、支座搁置长度、薄板支座处支撑架支模位置,临时支撑位置,以便于预应力薄板安装。

  因叠合板在支座上搁置长度较小,为了薄板能承受现浇混凝土叠合层和施工荷载,在板下跨中和紧贴支座部位均应设置由立柱和横撑等组成的临时支撑架支模。正常的情况下支撑架支模立杆间距1.2米,沿板长度方向支撑间距1.2米,步距1.8米。支承预应力带肋薄板的横撑顶面应严格抄平,以保证板底平整。支承叠合板的墙和梁标高应为建筑标高。支撑架的立柱必须在一条铅垂直线上,上下层立柱对齐。

  ②填缝材料可选用掺纤维丝的混合砂浆,亦可使用其他经业主或监理认可的材料。

  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薄板到场后的临时堆放与二次搬运,堆放与堆放场地应严格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安装叠合板前应认真仔细检查临时支撑架支模的支撑系统,检查梁、墙的标高、轴线,和支撑架支模的模板顶面标高,并校正支撑架顶面横撑水平。具体支撑图如下:

  ①供应的每一批预制板到货后,施工Leabharlann Baidu位现就数量及外观品质确认并签收,实施工程单位做好现场材料保护工作,在吊装前建筑设计企业或监理方组织施工方对预制板进行验收。

  采用叠合板的只需在板跨中设置如下支撑,防止下挠:垂直于面板下木枋方向布置,立杆间距1500×1500,水平杆步距约1800,扫地杆距楼地面≤200,并按规范要求设置剪力撑。材料:宜优先使用先进的独立可调顶撑,亦可采用普通钢管∮*满堂脚手架,本工程采用后者,横肋木枋采用5*10cm木枋或钢管。

  叠合板就位后,及时检查板的锚固长度、侧边与梁的距离及板缝的大小,根据设计的基本要求,每端混凝土锚入梁内为15㎜,板侧边与梁模板侧边应在统一平面上,板的接缝采用密拼,经检查合格后,取下吊钩。

  叠合板安装好后,采取了激光扫平仪对板底的平整度、水平度进行全部检查,发现不合格点及时作出调整排架支座至符合标准要求,并在混凝土浇筑后对板底的指标再进行一次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