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蜂巢芯产品

感恩过往共谋未来 蜂巢航宇十大经典回顾

  5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无人机产业联盟、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主办,主题为“新起点、新价值”的2021第五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第六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在深圳开幕。大会期间,共举办33场平行论坛,包括30位中外院士400位演讲嘉宾共8000多人参加,同时揭晓第五届全球无人机贡献奖及2021第五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创新产品奖、大鹏设计奖。

  “中国联通5G应用创新联盟”于2019年4月23日成立,以“打造5G万亿新市场,建设5G行业新生态,树立5G企业新标杆,构筑5G商业新模式,开创5G产业新未来”为发展宗旨。迄今为止,联盟共吸纳优秀会员企业近800家,包括中国信通院、中央电视台、中国电科、航天科工等重点领域大规模的公司。聚焦十大重点行业,包括新媒体、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公共安全、泛在低空、智慧体育、智慧教育、智慧能源等。

  3、蜂巢航宇“5G+AI智能无人机巡检系统产业化应用”荣获杭州2021高层次人才认定项目二等奖

  近日,杭州钱塘区2021年第三批次征集项目有 38个项目通过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认定,蜂巢航宇科技在本次2021年度第三批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认定中荣获二等奖!

  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22日消息,16日以来的强降雨已造成河南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人,失踪8人。全省已紧急避险转移37.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25.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5.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2亿元。河南灾情牵动着众人的心, 捐款捐物、多地救援也在持续进行中。蜂巢航宇也在第一时间主动出击,驰援安阳,热情参加汛情应急巡检工作。

  5、解决方案蜂巢HC-342无人机再次前往渤海油田,进行海上管道巡检及物资运输交付作业

  今年10月,蜂巢作业团队再次前往渤海油田进行HC-342E无人机交付。此次交付的HC-342E大多数都用在海上管道巡检与异地物资运输。无人机作为海上作业的重要补充手段,其灵活的机动性,有效解决了传统海上作业受船舰客观条件限制,在执行日常巡检、应急救援、海上管理等作业时,可有效节省人力物力成本、提高作业效率,持续跟踪实时状态等。

  6、公司动态值蜂巢航宇安阳测试中心乔迁新居之际,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安阳市北关区常务副区长、区人社局、区工信局等领导前来参观交流

  新起点 新征程!2021年10月16日,蜂巢航宇科技随各项业务不断扩张,新伙伴的加入,原安阳办公场地已不足以满足业务需求,为了更好地为各行业客户提供无人机产品和服务,真正地服务用户,持续为每位用户赋能,蜂巢航宇安阳测试中心正式乔迁新居,开启新征程!

  2021年中旬,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应急处置交流大会在江苏警官学院和南京市交管局成功举办。江苏省13市交通管理局86位领导、专家等共同出席了此次交流大会,蜂巢航宇科技SU-30多旋翼智能无人机场、SU-50复合翼智能无人机场、HC-332、HC-342、HC-530、HC-140等诸多无人机在本次交流大会进行了展出与飞行演示。

  8、公司动态江苏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刘旸莅临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导工作,蜂巢无人机助力南京交警空中交通巡检!

  2022年1月1日下午,江苏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刘旸到南京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看望慰问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民警辅警,并转达省委书记吴政隆等省领导和公安部各位领导对基层民警辅警的亲切问候,听取南京市公安机关开展交通安保等工作情况汇报。

  9、公司动态助力“工业互联网+石油石化安全应急管理”,蜂巢航宇携无人值守智能巡检系统作专题报告!

  1月12日,由中国石油和石化工程研究会主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协办主题为“工业互联网+石油石化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中国石油石化安全与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峰会在成都隆重召开。

  10、公司动态蜂巢航宇荣获北京市2022年首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2022年1月10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公布了《关于对北京市2022年度第一批拟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进行公示的通知》,经过严格审核和专业评审,蜂巢航宇成功入选,为公司的逐步发展和飞跃提供了动力源泉。

  蜂巢航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无人机及相关软硬件系统的自主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技术培养和训练与售后服务的专业化高科技公司。公司具备提供无人机系统综合解决方案的能力,涵盖领域包括:平台总体设计、气动力设计、隐身设计、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航电及控制管理系统研制、任务载荷系统研制、系统综合集成、总装联调及试验试飞等,具备完备的无人机系统研发技术和能力。企业具有一支以高水平技术带头人为核心的开发团队,凝聚力强、创新力强,有多年大型国企研发经验。技术团队由莫斯科航空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航空院校专业方面技术人才和航空工业、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科院、中电科等院所相关领域技术专家共同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