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上半年我国第一工业添加值为31172亿元,同比添加3.7%,夏粮稳产丰盈,为国民经济平稳工作供应了坚实支撑。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藏局最新调度显现,现在夏粮收买进入顶峰。既要收好粮,还要储好粮。
大国粮仓,粮食住的“好房子”究竟长啥样?又有哪些新科技看护?今日的“年中经济调查”跟从总台记者一起探寻。
来到中储粮昆明直属库,粮食住上“好房子”愈加具象化了。这儿的大型浅圆仓,每一个仓有三十五六米,“食欲”也不小,可以装1万多吨的粮食,像这样的大国粮仓其实有“小神器”时刻看护着它。在粮仓的正对面有一个小微型气象站,它就像粮仓的“千里眼”和“顺风耳”相同,时刻重视粮食一点一滴的改变。
数字粮库项目技能主管 刘玉磊:大气的温度、湿度是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的条件。这个气象站,会实时收集温度湿度,降雨风速这一些数据,发送到才智粮库的渠道。
中储粮昆明直属库占地面积300多亩,三面环山,面朝滇池。记者在这儿采访时,简直每隔一两个小时就有一场雨莅临。温润湿润的气候和微生态,对粮食仓储提出了应战。
中储粮昆明直属库负责人 宋卫军:最头疼的是怎样把粮食管得更好,更有功率,要更精准,靶向办理。
这个问题也是整个中储粮体系科技储粮、绿色储粮要点处理的方向之一。当时中储粮正在对千家直属粮库和分库打开“技防技控”储粮信息化监管。
在昆明直属库中控室,办理团队凭借眼前这一个数字孪生体系,不出半个小时就可完结300多亩库区的“云上”巡检和数字周游,复杂多变的粮食存储状况,在这儿变成简单明了的“五颜六色温湿度地图”。
数字粮库项目技能主管 刘玉磊:像这一个万吨仓,布设大概有420个温度传感器。它布的点就适当所以网格化办理,“住”在这个区域的粮食出现问题,保管员可以敏捷找到。
中储粮昆明直属库负责人 宋卫军:咱们现在管粮食就像咱们买了蔬菜,放到冰箱的保鲜层相同,让它可以坚持原有的风味。
享受着“宜居日子”的粮食,可不能当粮仓的常住“居民”。依照中心储藏粮的办理办法,一般小麦3~5年就要轮换一次、稻谷和玉米2~3年轮换、豆类和食用油需求1~2年轮换。那么,轮换出的粮食的质量又怎么呢?
中储粮昆明直属库负责人 宋卫军:抓一把,闻一闻,这个粮食有刚收成的粮食的清香味。这便是咱们科学技能储粮、绿色储粮开展的一个方向。
才智了“粮袋子”——大国粮仓的新改变,接下来让咱们再去知道“油瓶子”食用油工厂里智能新配备。
走进中粮广东工业园,最大的亮点是这儿没有传统工厂的机器轰鸣和人流络绎,取而代之的是主动化流水线、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大屏的精准调度。AGV小车不只干活利索,还可以“自娱自乐”,它们在繁忙的车间里“唱”起了愉快的歌。
本年上半年这儿加工大豆超越75万吨,转化为14万吨优质豆油和59万吨豆粕,这个高强度的作业,除了每个车间配备现代工业工人之外,还需求驱动更多的“数字工友”来精准完结。
中粮广东工业园出产部副司理 余秉昌:这些小车有用工作,靠的是一个一个“小眼睛”。这些“小眼睛”,便是光电眼,还有视频摄像头,再便是雷达。把现场的数据第一时刻传到咱们的体系,体系再经过运算,有用和谐工作。
工厂内最有目共睹的是一条长300多米的“空中连廊”,制品油经过这条“智能高速路”主动分拣、主动输送到库房,合作智能仓储体系,货品从出产到出库全程不落地,高效处理制品、空盘等全过程循环作业。
因为采用了盘道设置,整个“空中连廊”可当作一层楼来运用,有满足的泊车、反转空间,然后大幅度的进步操作功率。在智能立体库房,6台智能络绎车和高速堆垛机24小时工作,5层货架,7250个总货位,35万箱制品油被精准寄存。
中粮广东工业园物流部司理 周建平:全球抢先的数字库房办理体系能实时监控库存,主动匹配订单,保证“先进先出”,防止时刻糟蹋。
不只是粮仓里的新技能新配备,本年以来,我国深化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五优联动”,让大众餐桌上有了更多优质粮食。经过一组数据来了解一下。
各地累计建造优质粮食演示栽培基地273个,继续添加绿色优质粮油产品供应。
施行1057个粮食工业晋级项目,推行粮机配备3.3万台套,要点支撑加工设备更新。
建成运用低温准低温仓容超2亿吨,气调储粮仓容超5500万吨,为粮食保质锁鲜。
下一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藏局将深化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进一步添加优质粮食供应,保证大众“吃得好”“吃得养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