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与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解决方案与案例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方法及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领域,涉及叠合板技术,具体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方法及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叠合板是预制和现浇混凝土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结构及形式。预应力薄板与上部现浇混凝土层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工作。预应力薄板用作现浇混凝土层的底模,则不需要另外的模板支撑;叠合板具有现浇楼板的整体性、刚度大、抗裂性好、不增加钢筋消耗、节约模板。所以在我国楼板使用发展中,叠合板则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现我国主要使用钢筋桁架叠合板与pk预应力叠合板。

  (1)钢筋桁架叠合板可以显著地增加叠合板叠合前的刚度和承载力,采用设计良好的钢筋桁架能够很好的满足叠合前需要的强度和刚度;钢筋桁架支撑骨架,整体性会非常好。但是钢筋桁架叠合板构件制作流程与工艺很复杂;需要过多的现场楼板临时支架。由于桁架钢筋很复杂,设备管线会布设不便,设备管线的保护层也不是足够厚;由于钢筋桁架叠合板的钢筋有过多的钢筋暴露在板外,会造成钢筋的浪费。

  (2)pk叠合板采用带肋预应力预制薄板,薄板可承受施工荷载,省去模板与支撑,肋上预留长条形孔,可在孔中穿钢筋和管线,形成双向配筋楼板,在薄板的拼缝处采用折线钢筋抗裂,提高了楼板的抗裂性能。由于设置了板肋,使得预先制作的构件在运输及施工全套工艺流程中不易折断,还能够有效控制预应力反拱值。由于pk叠合板采用先张法工艺,预置薄板混凝土达到75%设计强度后进行预应力放张,板底依然预应力反拱,不稳定;双t型截面肋,双矩形截面肋,肋孔横穿钢筋,消栓作用有待改进。由于pk板的板肋与薄板的空隙不够大,设备管线设置后,保护层厚度不够。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克服现存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可节省施工楼板支撑、可实现预应力薄板放张后的挠曲变形调整、简单易操作、实施工程的成本低,由该施工方法制得的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平整、可便于设备管线的布置、且能使管线的保护层达到最够的厚度。

  s1预制预应力薄板,在预应力薄板本体上端一体浇筑多个混凝土加强块,混凝土加强块设置于靠近预应力薄板本体两端和中部位置、且沿着预应力薄板的长边方向按行排列,在每个混凝土加强块的中心与预应力薄板本体对应的位置均预留螺栓通孔;

  s2在施工现场,在预应力薄板上连接起加强作用的钢管:在预应力薄板上的每个预留螺栓孔内由下向上穿装一螺栓,并在螺栓帽与预应力薄板的下端面之间安装垫片,在螺栓从混凝土加强块伸出的上端穿装钢管、并通过螺母锁紧,钢管沿着预应力薄板的长边方向平行设置;

  在预应力薄板放张后,会出现三种情况:1、预应力薄板未发生挠曲变形;2、预应力薄板两边不变,中部发生弯曲向下变形;3、预应力薄板两边不变,中部发生弯曲向上变形;对于第一种情况,不有必要进行平整度调节,在步骤2中仅需要在钢管每个螺栓穿装部位的上方连接上部螺母;对于第二种情况,在钢管的两端螺栓穿装部位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连接上部螺母和下部螺母,使钢管的两端部位与预应力薄板的两边固定连接,而钢管的中部螺栓穿装部位仅在上方连接上部螺母,对该上部螺母进行旋紧,直至中部螺栓穿装孔内的螺栓上外露长度与两端螺栓穿装孔内的螺栓上外露长度一致,此时预应力薄板的中部被上拉调平;对于第三种情况:在钢管的中部螺栓穿装部位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连接上部螺母和下部螺母,使钢管的中部与预应力薄板的中部固定连接,而钢管的两端螺栓穿装孔部位仅在上方连接上部螺母,对两端的上部螺母进行旋紧,直至两端螺栓穿装孔内的螺栓上外露长度与中部螺栓穿装孔内的螺栓上外螺长度一致,此时预应力薄板的两边被上拉调平;

  s4在预应力薄板达到平整状态后,在预应力薄板上方混凝土加强块之间铺设横向钢筋、纵向钢筋和设备管线在钢筋与设备管线全部铺设完成后,经检测合格,契合设计要求,则以预应力薄板为浇筑底模在预应力薄板上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至与混凝土加强块上端齐平的位置,形成混凝土叠合层;

  s6在混凝土固化后,拧下连接钢管和预应力薄板的螺母,取走钢管、并卸除穿装在预留螺栓孔内的螺栓和套在螺栓上的垫片,预应力薄板、纵横向钢筋及后浇混凝土形成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该叠合板结构简单、便于施工、方便了内部进行设备管线布设、增大了设备管线的保护层厚度。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由上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方法制得,所述叠合板由预应力薄板、铺设于预应力薄板上的纵、横向钢筋和设备管线、后浇筑于预应力薄板上的混凝土叠合而成;

  所述预应力薄板由预应力薄板本体和一体浇筑于预应力薄板本体上端的多个混凝土加强块构成;所述纵、横向钢筋和设备管线铺设于混凝土加强块之间。

  1、本施工方法在预应力薄板的混凝土加强块上方连接钢管,使预应力薄板的刚度大幅度提高,从而可承受较大的施工荷载,这样可减少楼板的支撑,甚至不需要楼板的支撑,达到了较少施工楼板支撑的目的;

  2、本施工方法在预应力薄板放张后发生挠曲变形的情况下,通过调节对应部位螺栓上的上方螺母,可实现预应力薄板的调平,便于后序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保证了施工的产品质量。

  3、由于在调节预应力薄板的不平时,螺栓帽会对预应力薄板形成集中荷载作用,通过在螺栓帽与预应力薄板的下端之间增设垫片,可以避免局压破坏。

  4、本施工方法中采用的螺栓、钢管、垫片、上方螺母和下方螺母,在混凝土叠合层浇筑完成后,即可拆下,实现重复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省了施工支出。

  5、本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采用预应力薄板本体上一体浇筑混凝土加强块的结构,增大了预应力薄板的刚度,使预应力薄板在运输途中不易折断,另外,简化了结构,相比于结构复杂的桁架叠合板,方便了施工生产。

  6、本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采用预应力薄板本体上一体浇筑混凝土加强块的结构,在混凝土叠合层浇筑前,可在预应力薄板本体上端混凝土加强块之间充分铺设横向与纵向钢筋,使浇筑混凝土后的叠合板成为双向板,另外,由于在预应力薄板本体上端有充足的布设空间,从而也方便了设备管线的布设,设备管线的保护层厚度大大提高。

  7、本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通过上述施工方法制得,保证了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平整度。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方法,请参见图1-4,其发明点为:包括如下施工步骤:

  s1预制预应力薄板1,在预应力薄板本体1-1上端一体浇筑多个混凝土加强块1-2,混凝土加强块设置于靠近预应力薄板本体两端和中部位置、且沿着预应力薄板的长边方向按行排列,在每个混凝土加强块的中心与预应力薄板本体对应的位置均预留螺栓通孔1-2-1。在预制时,根据楼板的刚度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加强块的数量,确保预应力薄板的刚度足够大,保证在运输途中不发生折断。

  s2在施工现场,在预应力薄板上连接起加强作用的钢管6:在预应力薄板上的每个预留螺栓孔内由下向上穿装一螺栓8,并在螺栓帽与预应力薄板的下端面之间安装垫片9,在螺栓从混凝土加强块伸出的上端穿装钢管、并通过螺母锁紧,钢管沿着预应力薄板的长边方向平行设置。

  在预应力薄板放张后,会出现三种情况:1、预应力薄板未发生挠曲变形;2、预应力薄板两边不变,中部发生弯曲向下变形;3、预应力薄板两边不变,中部发生弯曲向上变形;对于第一种情况,不需要进行平整度调节,在步骤2中仅需要在钢管每个螺栓穿装部位的上方连接上部螺母;对于第二种情况,在钢管的两端螺栓穿装部位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连接上部螺母7和下部螺母5,使钢管的两端部位与预应力薄板的两边固定连接,而钢管的中部螺栓穿装部位仅在上方连接上部螺母,对该上部螺母进行旋紧,直至中部螺栓穿装孔内的螺栓上外露长度与两端螺栓穿装孔内的螺栓上外露长度一致,此时预应力薄板的中部被上拉调平;对于第三种情况:在钢管的中部螺栓穿装部位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连接上部螺母和下部螺母,使钢管的中部与预应力薄板的中部固定连接,而钢管的两端螺栓穿装孔部位仅在上方连接上部螺母,多两端的上部螺母进行旋紧,直至两端螺栓穿装孔内的螺栓上外露长度与中部螺栓穿装孔内的螺栓上外螺长度一致,此时预应力薄板的两边被上拉调平。上述穿装于每个预留螺栓孔内的螺栓需采用相同规格的螺栓。

  s4在预应力薄板达到平整状态后,在预应力薄板上方混凝土加强块之间铺设横向钢筋2和纵向钢筋4,具体的,先铺设横行钢筋和纵向钢筋,在铺设钢筋完成后,仍然有充足空间铺设设备管线,由于混凝加强块高度足够大,则设备管线的保护层厚度也可加大。设备管线包括电管线在钢筋与设备管线全部铺设完成后,经检测合格,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则以预应力薄板为浇筑底模在预应力薄板上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至与混凝土加强块上端齐平的位置,形成混凝土叠合层3。

  s6在混凝土固化后,拧下连接钢管和预应力薄板的螺母,取走钢管、并卸除穿装在预留螺栓孔内的螺栓和套在螺栓上的垫片,预应力薄板、纵横向钢筋及后浇混凝土形成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请参见图1-4,所述叠合板由上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方法制得,叠合板结构为:由预应力薄板、铺设于预应力薄板上的纵、横向钢筋和设备管线、后浇筑于预应力薄板上的混凝土叠合而成。

  所述预应力薄板由预应力薄板本体和一体浇筑于预应力薄板本体上端的多个混凝土加强块构成;所述纵、横向钢筋和设备管线铺设于混凝土加强块之间。

  上述的混凝土加强块优选采用方形块结构,具有形状规整,便于浇筑施工的特点。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